一般在买房的时候,通常都是会交付一笔房屋维修专项基金,这笔钱就相当于房子的养老钱,在小区内设施出现问题要大修时,维修金就派上用场了,理论上要动用维修金时,肯定是需要通知全体业主,并征得大部分业主同意才行。
不过要是碰上不厚道的物业和业委会的话,很可能就会不按规定来执行的,偷偷去动用维修金的也不少,有些小区甚至会伪装业主的签字,进而去套走维修金,如果业主没及时发现,维修金可能就会被人给挪用掉。
今天要说的也是这么一件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伪造签字?
福州长乐区蔚蓝海岸小区,在前不久公告上出现了份住建局贴的公示,上面写着要更新小区监控系统等,总计需要21万余元的费用,业委会和物业申请走维修金,下面几页还有小区大部分业主的签字同意,只要经过公示没异议后就拨款到业委会对公账户上。
本来这也就是正常的申请维修金,然而最大的问题是,很多业主根本不知情,也从没在这份申请上签字,在对比上面的签字后,基本大部分都是伪造签名的,甚至还出现了漏洞,比如有业主已经离婚了,签名还是他妻子的名字,有的是刚买的二手房,签名是前一任业主的名字。
到底是谁伪造了业主签名申请维修金的?业委会和物业都在推脱责任,都表示自己不清楚,都是对方在负责。
业委会方面:小区内监控已经很老旧了,为了业主的财产安全要重新装,业委会肯定是出不起的,就向住建部申请了维修金,按照流程是要业主签字同意,但是工作量很大,业委会忙活不过来,于是就转交给物业负责了。
物业方面:前两年上任业委会主任是有委托改造监控,他们也去找过五六十位业主签字,后面过了1年多时间,事情就不了了之了,物业也就没在跟进此事,至于负责去签字的工作人员,正好是在上月辞职了。
住建局要约谈双方对质
对于此事,有业主也表示知情,但她是没有签字的,这份申请维修金的公示上,也已经出现了她的签字,记者也想到业委会了解情况,不过办公室大门紧闭,主任的手机号也打不通,上诉的消息还是一位成员透漏的。
至于已经辞职的工作人员,手机号倒是打通了,对方听到业主的来意后,一句我有事在忙就挂断了,住建局方面表示,申请维修金的流程都是合理的,在接到业主的反映后,他们也及时停止了拨款,可以确定的是拨到业委会的对公账户。
后续住建局也会约谈物业和业委会来当面对质,看看是谁在伪造签字。
小结
本着谁受益谁就有嫌疑的逻辑来看,这事中业委会的嫌疑是最大的,毕竟维修金是到业委会对公账户里,如何去分配使用也是由业委会决定,真想要把维修金给套现出来,到时名列几个莫须有的账单,很容易就进了个人口袋。
但是申请维修金这么大的一件事,肯定也是要通过物业来操作的,物业方面多少是知情的,后面想要把维修金给套现出来,物业也是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在这里面物业顶多也就是不知道伪造签字,其余的责任是逃脱不了的。
不过现在的情况是被业主及时发现了,申请的维修金还在住建局这边,套现的事情还没来得及做,物业和业委会两方肯定是不会承认,反而是咬定会用在小区里,估计结局就是不了了之,严重点也就是业委会主任辞职,事情就算是结束了。
写在最后
如果物业没有不作为的话,其实大部分小区都没成立业委会的必要,毕竟人都是有私心的,可能在刚开始业委会是真为业主着想,但是发展到最后,往往就和物业站在同一阵线,利用着业主给的权利,转头过来帮助物业欺瞒业主。
光是给业委会成员免除物业费,就能瓦解业委会的初心,更何况业委会成员也只是普通业主,他们的职业操守可不怎么高,只要物业经常私下给点好处,对于小区广告费和停车费收入方面,早晚是会变成睁只眼闭只眼的状态。
终归到底还是惩罚不够高,给予物业和业委会的权力过大,在每个业委会和物业出现问题的资讯中也可以看出来,基本上业委会解散或主任辞职,物业出面道歉就算完了,这种毫无威慑力的处罚,业委会出现滥用权力也是正常的。
大家觉得要怎么对业委会进行限制,才能杜绝欺瞒业主的情况?
立即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