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既能搞定00后,也能安抚50后;是孩子们喜欢的大姐姐,也是老人们贴心的“小棉袄”。2014年,“90后”宋心怡从南京大学毕业,没有半点犹豫,朝着自己早就选定的道路奔去:回家乡,从最基层的岗位干起,要实实在在为家乡做点事。到现在,经过五年社区工作的历炼,她已成为溧阳市溧城镇北郊社区居民口中“靠谱的小宋书记”。
从“标点符号不出错”起步
2014年,宋心怡如愿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溧阳市溧城镇嘉丰社区书记助理一职。“老书记对社区工作特别严格。”这让曾经的南大学霸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嘉丰社区的三年里,宋心怡再一次把自己当成学生,写材料、进民户、做服务,一切都从零开始学。“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错。”正是老书记的严苛要求让宋心怡更加敬畏社工这份工作。
2017年,宋心怡开始独当一面,出任溧阳市溧城镇北郊社区书记。“刚来的时候,我懵了。”宋心怡坦诚地说。北郊社区的情况完全不同于嘉丰社区:住户分散、老年人多、困难家庭多……短暂的“懵圈”后,宋心怡告诉自己:不要慌,一步一步来。拿着“遇事多问”的钥匙,宋心怡打开了一扇扇“门”——到居民家里去了解最真实的情况。为了解决问题,宋心怡常常在居民家里一待就是一整天,直到打开居民的“心门”。就这样,宋心怡走遍了全社区1800余户居民的家,社区的一角一落都了然于胸。
去年的一场大雪让北郊社区陷入了“白色危机”。当朋友圈里晒出各种雪景照时,宋心怡却无心赏雪。她清楚,北郊社区内90%以上属于自管小区,没有物业。社区志愿者也都上了年纪,不适合担任扫雪任务。在心里快速列出一份工作清单后,宋心怡带着另外五名社工直奔老年居民最密集的小区——北门新村。
一上午雪势不减,他们只勉强清理出一米宽的主干道。宋心怡不得不在朋友圈发出支援铲雪的请求,“没想到立马就收到了一个又一个热情的回复。”平日里对居民关爱有加,让居民在关键时刻主动伸出了援手。年轻居民来了,志愿者来了,宋心怡的家人也加入铲雪队伍,都自发带上了铲雪工具。很快,每个小区的出入口都清理出了一条“绿色通道”。铲雪的最后一天,宋心怡和她的队友一直工作到凌晨。奋战一星期,北郊社区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回想起来,宋心怡藏不住脸上的笑意,“因为居民对我们说,住在北郊社区是幸福的。”
不怕折腾爱思考练就“社工小能手”
文科女也能做科研,勤于思考是宋心怡从学生时代就养成的好习惯。农忙时,村民会大量焚烧秸秆。“垃圾是被放错的资源”,她寻思:秸秆是不是也有利用价值?思考之后立即行动,宋心怡创立了常州爱能洁颗粒燃料有限公司。她引进颗粒燃料机,把秸秆变成清洁能源燃料,不但缓解了周边环境污染的压力,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2015年,这次行动被评为江苏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村民都夸起了这个女娃娃:“脑子活,有想法!”初次创业的成功,让宋心怡更加留心身边的小事。往往一件小事的背后,藏着社区居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妈妈,你看,这是我自己染的手帕!”杨杨小朋友迫不及待地和妈妈分享扎染课的作品。杨杨妈妈告诉宋心怡,自从孩子参加了嘉丰社区的特色课程,变得越来越开朗了。以前杨杨不爱说话,她很担忧,试过很多方法引导杨杨与人交流。没想到,家门口的社区特色课程改变了杨杨。作为“溧阳市优秀科普志愿者”,宋心怡特别愿意花心思。“开课前,我们会做大量准备工作,先了解社区居民需要,然后决定课程内容。比如在中、高考前,就会联系溧阳市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的心理老师,来为家长和孩子做公益讲座,缓解考前压力。”
宋心怡未止步于提供居民满意的社区服务,她主动挑战更高难度的工作:让居民在社区工作中受益,也要让更多人在社区工作学会“爱人”。在她的积极牵头下,北郊社区和光华实验中学结为共建单位,长期开展青少年公益实践项目。每到寒暑假的时候,孩子们就会走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敬老院。去年寒假,50名孩子来到了北郊社区敬老院。孩子们分工有序,一部分负责打扫卫生、清理庭院,一部分陪伴老人聊天谈心,还有几名会写书法的孩子,特意带上了纸笔,当场给老人写春联。孩子们的到来,让敬老院一下子变得热闹了起来。“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孙子和孙女。”老人们看在眼里,欢喜在心里。
“以心换心”是人生“宝贵财富”
北郊社区里60周岁以上的居民占到1/3,前一段时间,在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时,宋心怡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其实这是一项惠民工作,但部分老年居民就是很排斥,甚至连解释都不会听。”屡屡被拒门外,宋心怡没有放弃,她结合先前对这些老人的了解,尝试着用老年人的心态和视角思考:如何才会接受签约呢?
“经验是积累出来的,要从错的里面吸取教训,从对的里面总结经验。”经过反复思索,宋心怡重新调整工作方法:她先联系到这些老年居民的子女,然后和子女一起劝导老年人配合家庭医生工作的开展。老人看见子女回来了,心便放下了大半,相对年轻的子女们对家庭医生接受度很高,两厢一说,老人们很快就同意签约。现在,北郊社区家庭医生签约率达100%,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
“将心比心”——这段经历让宋心怡对社区工作的“绝招心诀”有了更深感悟,“每家每户都有老人,只要你把他们真正当成自己的长辈,以心换心,大家都会支持你!”一向乐观的宋心怡总是调侃自己:“老年人都喜欢胖胖的丫头,正好我就是。”社区的狄奶奶总会给她打电话“撒娇”:“怎么最近不来看我呀。”狄奶奶是一位独居老人,她最开心的事就是小宋书记来家里陪她唠嗑。只要路过狄奶奶家,宋心怡就到她家里坐坐,一件小事也能聊得老人眉开眼笑。“狄奶奶有稳定的退休金,对她来说,最需要的就是陪伴。”
有一天早上,宋心怡在小区巡逻,碰到了买菜回来的陆阿姨。“最近累不累,吃早饭了没有?”还没等她回答,陆阿姨就剥好了茶叶蛋往宋心怡手里塞,还一再嘱咐她千万别把身体忙坏了。宋心怡已经习惯了主动去关心别人,居民的关心让她害羞起来。这个细节她一直铭记在心:“当时心里特别温暖,原来社区里的居民不仅仅是把我看成是一个工作人员,更多的是把我看成是他们的孩子。”
大学毕业至今,宋心怡把自己最青春的时光都倾注在了社区里。她对记者说:“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无论我以后走到哪里,‘以心换心’的社工经历都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立即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