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居民黄先生拎着分类后的湿垃圾走进小区的垃圾厢房,称重、扫描二维码后,数据和积分就在自己的手机里显示了,从进门到离开不超过30秒,20积分到手。
这是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积极推广的垃圾房改造运营项目,致力于“源头减排”,通过安装“邻道通”湿垃圾处理装置,实现湿垃圾“源头减量”的老大难问题,75%的湿垃圾不出小区就能进行处理。
新的垃圾厢房实行每天三次的定点定时开放,站长将居民之前分好累计的湿垃圾一袋袋的倒入一台运转着的食物垃圾处理器中,随着水流那些湿垃圾被“吃”到了机器的“肚子”里,几分钟后这些湿垃圾研磨粉碎成小于5mm的颗粒,和水一起冲入下水道,从而完成了对湿垃圾的“蓝色焚烧”。
当记者提出,如此大量的湿垃圾难道不会影响小区下水系统吗?工作人员介绍说,小区每天会有超过百吨的生活用水排出,这些食物垃圾通过稀释后就“微不足道”了,而含有70%以上水分的食物垃圾会随着水流去向污水处理厂,进行再处理。
据悉,目前垃圾厢房平均每天能进行100多次居民垃圾分类,200公斤的垃圾总量,其中湿垃圾超过125公斤,可回收垃圾25公斤左右,干垃圾在50公斤上下。
相关项目负责人表示,目前试点的北方佳苑小区400多户,超过95%的居民注册参与了系统的居民端,活跃度接近60%,且根据汇总的数据,每天减少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总量已经超过70%以上,减量效果十分明显。
当前,居民生活垃圾处理已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重要顽疾,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居民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增速一直居高不下。
以上海为例,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能力仅约为1.33万吨/日,还有1万多吨无法焚烧要靠填埋来处理。
因此,升级垃圾厢房硬件,普及分类处理模式,应用智能物联网技术,加速社区区域化的联动,最终达到“互联网-”,只有“源头减量”才是特大型城市垃圾之战的突围之道。
立即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