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头条>没有物业、没有业委会、没有维修基金,上海这个“三无”小区是怎么做到垃圾分类的
没有物业、没有业委会、没有维修基金,上海这个“三无”小区是怎么做到垃圾分类的
2019-01-141512

      一个普通的居民区要做到垃圾分类尚属不易,那么一个没有物业公司,没有业委会,没有维修基金的“三无小区”能做到吗?

       虹许路971弄、975弄小区就是这样一个“三无”小区,尽管推进垃圾分类的先天条件不足,但是从去年4月起小区实施垃圾分类以来,取得了居民支持率100%,投放准确率98%,资源回收率39%的分类实效,并成为长宁区第一批通过“两定”标准验收的小区。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四类自治能人唱主角

       作为长宁区第一批试点垃圾分类的街道,虹桥街道一开始把关注点集中在了老式小区、商品房小区,但没想到,实施难度大的“三无小区”也不甘人后。

       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虹许路971弄、975弄小区,有120户居民,设施老旧。这个小区没有物业公司,缺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管理责任主体;没有业委会,缺乏推进自治协商平台;没有维修基金,缺乏分类设施添置改造经费,属于典型的“三无小区”。

       小区基础这么薄弱,如何推进垃圾分类?“一开始,我们心里没有底,但没想到居民的支持率却很高。”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梁秀珍说,这得益于以前打下的组织基础,居民们觉得过去小区碰到困难都是党总支帮助解决,“所以居民们信任我们,认为垃圾分类也是为了给小区办实事。”

       虽然没有物业,也没有业委会,但小区在党建引领下,很快组建了自管小组,搭建了居民自我管理的平台,挖掘出四种自治能人。

       首先是“大管家”。这可是个重要角色,他要发掘协调类社区能人,牵头组建协商小队,落实小区的三会制度,引导居民对小区事务逐步养成自主协商的习惯。

       一开始是69岁的李国明担当此任,不仅带头发动居民,天天守在垃圾回收点,可以说是小区垃圾分类的元老。李国明的太太也很支持他,夫妻俩挖掘了一大批能人参与进来,后来李国明身体不太好,由来自安徽的张毓华接棒。

       “小喇叭”是另一个重要角色,虹许路971弄、975弄小区的居民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也有些差异,这些宣传小喇叭组建起宣传小队,利用走家门、邻里照面等各种机会来宣传发动垃圾分类。几个月下来,垃圾怎么分,什么时段投,小区里无人不晓。

       接着, “啄木鸟”登场。他们是小区的监督志愿者,组建找茬值守小队,制定了志愿参与制度和定期巡查制度,当场为居民示范指导分类方法,“大骨头投干垃圾,小骨头投湿垃圾。”通过淘袋寻源,摄像回放等方式,发现不规范的投放行为,实施上门劝导。

       80岁的吴阿婆每天早上跳完操,就跑过来看垃圾箱,看到湿垃圾里混有餐巾纸就会挑出来,耐心指导年轻人怎么分。


       更多的专业“好帮手”也被挖掘出来,居民们组成互助小队。小区里原来的垃圾箱房要实施改造,这些好帮手有着丰富的建筑、维修、财务等工作经历,整个改造方案,都是居民们一手设计,大家还利用各自所长帮助邻居开展家中设施维修。

       小区里有30多户租户,有些一开始并不配合,依然拿着混着的垃圾来,也过了定投的时间点。他们被热心的志愿者们叫住,“你实在没时间扔,10点以后就把分好的垃圾放在家门口,我们来帮你投。”如此这般过了几天,这些居民很不好意思,主动开始自己分、自己投。

打通“最后一公里”

       小区自治“能人”们唱了主角,垃圾分类很快进入快车道。

       “虽然没有物业,也没有业委会,但居民自己发动起来。”梁秀珍说,居民自治打通了小区垃圾分类从家门到箱房的前端环节,而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力量的支持则打通了垃圾分类的“最后一公里”。


       考虑到小区没有物业和维修基金,由政府支撑,虹桥街道积极协调区绿化市容局,将小区箱房纳入区属管理,并落实改造经费实现清单式改造和分类清运。同时纳入两网协调网点,配备了管理人员,实现规范管理。这个改造过的垃圾箱房,很快成了小区一道风景,居民原来避之不及,现在垃圾分类积极性高涨。原先住在垃圾箱房边上的一楼住户窗户都不敢开,现在不仅开了窗,还主动督促别人分好垃圾。

       “以前总是有居民质疑,我们前端分好的垃圾,是不是到后面又混起来?现在这个疑虑被彻底打消。” 梁秀珍说,由区绿化市容局和清运单位支撑,小区的垃圾分类实现了三个对接,与高洁清运公司完成干垃圾和有害垃圾的清运对接,与环洁清运公司完成湿垃圾的清运对接,与新锦华公司完成了可回收物的回收对接。居民们点赞,“这下好了,不同公司的车运走不同类的干湿垃圾,当然不会再混起来了。”


       小区还积极借助专业社会组织力量和社区单位力量,与专业类社会组织“喜雅爱心”合作,开展绿色积分兑换活动,“绿主妇”绿色课堂也开进了小区。“大家虽然以前都是老熟人,但只是见面打招呼,关门各管各,但是参加垃圾分类之后,大家养成了凡是小区事物大家都一起坐下来商量的习惯,小区一天天变得更美。”

       虹桥街道负责人表示,街道范围内存在一批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的部队房老式小区,像虹许路971弄、975弄小区这样的三无小区有8个,目前已全部开展垃圾分类,实现了全面覆盖,并取得了不错的实效。

相关推荐

业委会平台与专业法律服务团队助理业主委员…

鉴于很多小区在业委会成立过程中,经常遇到线下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业委会平台经过详细考察、调研法律服务团队,针对业委会成立的相关事务法务工作的专业性。最终选定一家专…「详情」

业委会小程序正式上线了,认证房源更加快捷…

业委会小程序正式上线了,一键分享当前小区,认证房源更加快捷!业委会微信小程序1.0开通功能:业委会成立,办公系统申请。业委会成立在线认领房源,参选,投票功能;业…「详情」

湖南湘江新区首个工业园业委会挂牌成立

9月14日,湖南湘江新区兴工科技园业主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新区成立的首个工业园业委会组织,将监督和协助园区物业公司,维护广大业主的合法合理权益,为业主们打造…「详情」

成立业主委员会,为何那么难?

业主委员会(下称“业委会”)是业主自治的手段和工具,对维护小区居民权益、监督物业管理服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实际生活中成立业委会的小区并不算多。为什么这样…「详情」

下载业委会APP
随时随地了解社区动态

立即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