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厦门市思明区政协召开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对《思明区提升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管理水平对策与建议》重点提案进行督办。
思明区作为厦门市的中心城区,共有住宅小区908个,无物业小区约280个,累计成立业委会592家。部分小区存在业委会组织管理制度不够严密,物业服务收费指导机制不够完善,业主法制观念和自治意识亟待提高等问题。为破解这些难题,在2018年12月,区政协提出了《思明区提升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管理水平对策与建议》,并作为今年的重点提案加以办理。督办会现场,对于小区管理中“如何建好业主委员会”这一居民最关心的问题,委员们纷纷建言出招。
“对于业委会来讲,最需要的是什么?我认为是物业管理的专业知识。”从事物业管理20多年的蔚立春委员一语中的。他认为,物业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强的行业,不仅仅是打扫卫生,上门修水电的杂务活,而需要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我们很多业委会的成员正是因为缺乏物管的专业知识,有时往往好心办了坏事。”为此,蔚立春建议,应对新成立或新换届的业委会成员进行最低5个课时的培训,打好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
“在金海岸小区,我们看到党建的引领科技手段的应用;在图强小区,我们看到了软件引领的作用。这里面是否有一定的规律,让我们可以去做成快速推广的模式呢?”金云雯委员希望能够通过培育示范点,促进典型多样化的方式来更加快速地铺开现有的成功经验。她还建议,应加大力度推行小区业委会选举手机网络投票的方式,探索直接民主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如何用法律规范业委会的工作?业委会逾期未换届要如何处理?要实现居有所安,业委会是关键。”胡小媛委员直言道,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是新时代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但是法律法规中的缺位和矛盾,会对实践操作产生很多的影响。她表示,有关部门应及时梳理职责范围内的法律风险,进行风险排查,避免行政诉讼的风险,并从住宅小区实际管理综合的问题出发,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缓解行政人员力量不足的困境,同时重视业委会的换届选举,树立法治思维。
在周毅委员看来,强化基层社区的党建工作,是小区治理的重中之重。“党支部和业委会不应该是两张皮,业委会应该是党支部工作的一个工作抓手。”周毅建议,应充分调动党员亮身份、树旗帜的积极性,重点抓好小区治理带头人;建立双向培养机制,积极推动小区党支部书记担任业委会主任,实现小区党支部与业委会深度融合。
在听取了委员们的建议后,思明区政协副主席郑尤男提出,物业服务管理工作是民生的热点,委员们要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扎实深入调研,建有用之言。
立即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