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我也想把垃圾分类做到位,但是没那么多时间。玻璃瓶、旧电池,乱扔也不好,但收废品的不收。”
“我也想把垃圾分类做到位,但是没那么多时间。玻璃瓶、旧电池,乱扔也不好,但收废品的不收。”
“我们小区的垃圾,大家都是混倒在一起的,我分类真的有用吗,垃圾混在一起还能循环利用吗?”
类似的想法和抱怨,很多杭州市民都有过。
垃圾分类遇到的尴尬是:复杂的垃圾分类老百姓接受不了;因为分类不到位,资源循环再利用也玩不转。
有没有什么方法,能把垃圾分类做到位?昨天,记者兵分三路,走访了杭州各大城区,找到不少高招、妙招。
上城小营巷:没有垃圾桶,垃圾不落地
昨天中午11点,环卫工徐师傅骑着电动三轮车,穿梭在市中心的小营巷。车上放着黄绿两只垃圾桶,一只投放易腐垃圾,另一只投放其他垃圾。
这里大多是平房,200多户居民很多都住了几十年。
在一扇大门口,徐师傅停了车。门口放着两袋垃圾,他并没有直接扔进垃圾桶,而是戴上手套,打开垃圾袋,在里面翻着,看到塑料制品,放进“其他垃圾”那只桶,冷饭残羹都倒进了“易腐垃圾”那只桶。
“现在啊,垃圾不落地了,但是居民的垃圾分类还没有那么仔细,我们都要掏出来再挑挑拣拣的。”徐师傅说。
小营巷的环卫工都练就“眼观六路”的本领。三轮车车速不快,徐师傅观察着道路,只要看到垃圾袋,就会停车。
钱报记者跟着徐师傅绕了一圈,发现小区里竟然没有一只垃圾桶。
中午一个小时,算是“加班”。一般来说,每天早上6:30-8:30,晚上6:30-8:30,社区里的环卫小车就会定时收垃圾。徐师傅说,他从2010年开始就这么干了。
2010年,杭州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小营街道小营巷社区率先成为“垃圾不落地”试点。
那时候,小营巷里还有垃圾房。“每天垃圾都要堆到垃圾房门口,也有些居民习惯随意堆在门前墙边,天一热臭气熏天不说,苍蝇到处飞,环境真的很差,每天环卫工都要清扫好几遍。周围临街的商铺还会到这里偷倒垃圾,我们就想着试行垃圾不落地,让居民们开始有意识地做些改变。”小营巷社区卫生委员朱凌翔说。
虽然试行“垃圾不落地”之前,社工专门上门对每户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支持率高达85%以上,但是想让居民改变一直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尤其是社区老年人比例超过6成,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但是,很难也要改变。社工们不断上门宣传,还手把手地教,不厌其烦,尽可能让大家都能形成习惯。
将近10年的蜕变,成效如何?
“因为垃圾分类了,我们看到一个更好的环境。”社区居民孙大妈说。
另一位居民金大伯也表示,这是环保意识的培养,“我64岁,年纪不算大,那些七八十岁的老人,做起来还是有点难度,我就教他们,也希望他们改变。”
朱凌翔说,现在大部分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增强了,也会定时定点地投放垃圾。还有小部分人,他们的工作还在继续。
余杭区:公司上门回收,今年首次实现垃圾负增长
垃圾干湿两分,干垃圾交给虎哥回收,湿垃圾交给环卫部门,通过这套垃圾消纳大法,人口近300万的余杭区,今年首次实现垃圾负增长。
余杭区的浙江虎哥环境有限公司进行干垃圾回收再利用,现已覆盖辖区24.5万户家庭。
家住临平的马阿姨说,现在垃圾分类有真金白银奖励,全家已经习惯把外卖盒、纸板箱、易拉罐,甚至用过的保鲜膜收集起来,放在家门口虎哥赠送的干垃圾回收桶里。
“垃圾桶满了,我就手机微信下单,小区门口的虎哥服务站就会上门回收,干垃圾统一价0.4元/斤,称好重,钱会自动打到我账号上,去小区门口便利店换购商品。”
马阿姨家回收过最大的一单,是三门衣柜和茶几,两件旧家具一共收到环保金37.44元。以前,纸箱、废纸卖给小区收废品的价格会高些。但马阿姨也说,玻璃、塑料这些,收废品的不收,而虎哥是照单全收的,连旧家电和家具也是折价收购的,特别是夏天的啤酒瓶很重的,总体算下来,还是划算的。
位于良渚的虎哥回收总仓,每天要处理约250吨干垃圾,上午是一天中最忙碌的。前一天收集的干垃圾从余杭各地拉过来,车子要先过地磅称重,然后进入14条流水线分拣。
工人会把书纸类、废纺类、竹木类、玻璃类、橡塑类、金属类、小家电类、不可利用类、有害垃圾类以及四机一脑(电视机、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电脑)这九大类的垃圾分门别类放置。九大类垃圾还会进一步分拣成至少41个小项,再打包拉去下游厂家循环利用。
在仓库一台轰轰作响的压缩机前,铲车和工人正把各种纸箱倒入传送带,压缩成大块送往下家。
“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是阶梯式的,这些废旧纸品拉去工厂,只能生产比原来低等级的产品,比如装鸡蛋的纸托。”虎哥环境副总经理胡少平是浙江大学环境工程学院博士。他告诉钱报记者,除了有害垃圾要送去专业有资质的公司处理外,其它垃圾都可以循环再利用。
目前,余杭区已在各小区投放垃圾发袋机,每家免费发放带有二维码的垃圾袋,用于存放家庭厨房、卫生间等地的湿垃圾并实现人工扫码打分制度,各镇街的湿垃圾就地生化处理,15吨湿垃圾可生产1吨有机肥原料,今年余杭已就地消化湿垃圾224.5吨。
根据余杭区城市管理局的统计,去年余杭共产生92.39万吨垃圾,今年1-5月,余杭垃圾平均负增长3.26%,首次实现了零增长。
垃圾分类
小区各有高招
●江干区圣奥领寓小区:每个垃圾投放点有“桶长”
江干区九堡街道兴安社区圣奥领寓小区共711户,总人口2300余人,其中外来人口约1500人,日均垃圾量在8吨左右。
2018年3月,小区率先试点“桶长制”分类模式。确保每个垃圾投放点都有一名责任桶长。
由“桶长”负责上门入户指导分类、定点值守检查评分、巡检溯源纠错指导,从源头提升垃圾分类准确率和投放率。
截至目前,小区从原来的不分类到现在取得了居民参与率100%,分类准确率90%,投放正确率95%的好成绩。同时引入就地餐厨垃圾处理机,日减量成效40%左右。
●滨江区太阳国际小区:物业把关居民“垃圾分类”
太阳国际小区共有住户1312户,沿街商户30家。
2018年4月起,太阳国际小区铭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工作,通过设施提升、现场指导等方式,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达到60%以上,并辅以物业分拣,做到可回收物零废弃,易腐垃圾能分尽分,垃圾减量超过30%。
立即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