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东,浦东说书市级传承人陈建纬忙着辅导学生;在宝山,土生土长的当地人聚在一起“挑花”的场面又重新出现了;在黄浦,五里桥的不少居民已经掌握了上海灯彩“搓、扎、剪、裱、糊、描”基本工艺,能合作完成一盏盏小灯彩。
昨天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自去年全面启动“非遗在社区”工作,至今已率先完成了传承人在市、区、街镇三级文化设施布点全覆盖,构建了16个区、219个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363名传承人的基本传承传播网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承传播活动在全市常态化、规模化开展,并不断向居村、校园、商圈等更广泛的社区延展。“每个街镇有非遗、每个社区有传人、每个设施有活动”是非遗“生活化”的真实写照。
以生活为载体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产生于农耕社会的文化形态,随着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迁,非遗的生存空间一度被挤压。“从‘非遗进社区’到‘非遗在社区’,一字之差,却体现了让非遗回归其孕育发展的社区,回归当地民众生活的理念。”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多年来的实践中,各区使出十八般武艺,摸索出一条条非遗保护的可行路径。黄浦区是上海老城厢,截至今年1月,区内共有67个非遗项目,涵盖传统技艺、曲艺、传统美术、民俗、传统医药等多个类别。自2011年起,“上海灯彩”市级传承人吕协庄开始在五里桥社区授课,迈出“非遗在社区”第一步,累计教授学生3000余人次。“五里桥社区的特点是海派非遗多,传承人进社区授课,很受大家欢迎。”居民李爱华说。此外,海派微雕、海派连环画、沪语春秋、海派老歌也扎根社区,拉近了非遗与居民的距离。
虹口区非遗中心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抢救、采录音频资料近50余小时,先后编辑出版《虹口33个文化镜头》《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上海·虹口卷》《石库门生活口述》《精武历史典籍》等十余本书籍,同时设立7家非遗传习基地,举办《石库门里弄风情展》《生肖年民俗风情展》《百年精武展》《海派翡翠雕刻展》等近百场展览展示活动,大大增强了非遗在社区的传播活力。
非遗的本质,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实践,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乡村乃至一个社区的生活方式。宝山区日前新增了7个乡村非遗传习点,传承人进村授课,普及非遗。“在塘湾村,婆婆阿姨聚在一起挑花的场面又回来了。”罗泾十字挑花传承人郑晓蓉感慨。一针、一线、一块布,不绷架,不事先打样,完全按照布的势流见缝插针,正面十字交叉,背面一字点状整齐排列,说的便是十字挑花。通过“非遗在社区”,郑晓蓉与其他传承人带着十字挑花的文创设计回到乡间,杯垫、书签、小镜子很快吸引了时间比较富余的村民。“老物件需要保留,但也要创新,让承载非遗技艺的物品,重新成为生活中用得到的日用品。”
非遗源于民间,也应该回归民间。郑晓蓉说,走进社区、乡村,传承人也有不少惊喜,“年长村民对传统纹样很熟悉,婚嫁习俗的用法、系身边上插角的图案,都是从她们口中得知的。非遗在社区,既是为了传承技艺,也是为了在乡间田野挖掘、收集、整理非遗的内涵。”
社区传承离不开“创新”
50期展演、83个音乐类非遗项目、700多名传承人,这一串数字背后,是徐汇区坚持了4年的非遗品牌“国乐雅韵”。6月6日晚,最新一期“国乐雅韵”——“沧海汇江南”长三角优秀传统音乐展演如往常一样登台梅陇文化馆,现场座无虚席。除了本地社区居民,听众中有不少是浙江、江苏等地音乐院校的学生。2015年6月,“国乐雅韵”正式开幕,此后每月一期,从未间断。活动邀请全国各地的音乐类非遗项目,西安鼓乐、花儿、泉州南音、侗族大歌等原生态民族音乐先后亮相。
非遗在社区的传播传承,关键离不开“创新”。“让市民了解、熟悉、喜爱传统文化,首先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传统不泥古,创新不离源。”为了便于学习,罗店彩灯市级传承人朱玲宝对传统的扎灯方法进行了改造,由原先的绑扎法改为拼装法,即把一个彩灯分成若干几何图形,分别扎制后再拼装,“居民一学就会,扎出来的灯牢固,不松垮”。易于上手的扎灯法,极大提升了市民对彩灯的兴趣,有助于推动非遗的普及传播。
“非遗源自社区人群,传承传播基于社区,创新发展也在社区。”杨浦区文化馆馆长张亚非说。杨浦原是大工业区,能工巧匠多,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所占比例较大。为了鼓励非遗项目创新发展,探索生产性保护的渠道,杨浦支持传承人成立工作室,创办企业,探索产业化运作。
目前,市级项目建筑微雕已在辖区内文化产业园建立了企业,大型立体建筑微雕作品《圆明园全景》和《清明上河图》被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收购,在中国园林博物馆永久收藏,传承人每年还协助博物馆制作中国历史上已消失的园林,供科研机构研究。江湾面花项目传承人单独成立了个人企业,进入全市公共文化资源配送平台,向社区居民传播面花制作技艺。上海花样经传承人成立工作室,与文化类企业合作,开发剪纸艺术作品,为区政府跨区域文化交流提供非遗类文化礼品。
“非遗有几个主题词,传人、传承与传统。传人最关键,通过传人来传承,最后保护我们的传统。”长期从事非遗保护研究的西安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乔建中认为,非遗保护需要政府、传承人、社会多种力量形成合力,“就像逆水而上,虽然有些非遗原来的生活场景、劳动场景不复存在了,但可以通过音视频等方式留存,通过非遗在社区,使其与当下的人民生活紧密结合。”
立即扫码